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济南德雅高级中学青年教师过关课报道(一)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济南德雅高级中学青年教师过关课报道(一)

时间:2024-11-18

        喜看杏坛添秀色,乐闻木铎振新声。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为深化教学研究,增强教学实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教务处的精心策划下,学校于10月21日—11月10日进行了青年教师过关课展示,本次活动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9个学科,参与教师22人。此次过关课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成长的平台,更为全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

1.png

一、准备工作

1.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为了助力过关课,学校沿袭了往年“拜师结对”的优良传统,举行了“青蓝工程 师徒结对”仪式,旨在充分发挥功勋教师的示范作用,弘扬“传帮带”精神,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图片2.png

图片3.png

2. 积极备课,巧妙设计。

        按照过关课方案要求,各学科组在学科组长的带领下,精心选择授课内容,力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的深度落实。各学科组深入研读教材,遵循新课标理念,以精准的目标设计、突出的教学重点、生动的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呈现“生本教学”的高效课堂,以“一课一案”的教学模式准备好上课的课件及导学案。

        语文组毛嘉亦老师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毕心怡老师讲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位老师的导学案或激情互动,或启发想象,或引导交流,或巧设表格,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成长;注重语言训练,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小组讨论、反复探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强情感的感悟与升华。

图片4.png

        英语组三位青年教师分别讲授《Unit 2 Travel Peru》和《Unit 3 Living Legends》,从内容筛选到结构布局,从视觉设计到互动环节都精心设计,课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易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图片5.png

        数学组结合必修一的重难点,将授课内容定在函数的性质这一模块,由陆明雪老师讲解函数的单调性,聂振霞老师讲解函数的最值,赵家睿老师讲解函数的奇偶性。这三节内容比较抽象,老师们授课注重从图像语言过渡到文字语言,进而用严谨的符号语言来描述函数性质的概念,由表及里,层层递进。

图片6.png

2. 反复打磨,突破自我。

        确定好课件及导学案后,就开始了艰难的磨课过程,由功勋教师和学科组组长带头,学科组内其他老师积极参与,全员投入到新教师过关课中,相互切磋,共同研讨,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从知识点的梳理到教学方法的选用,从课堂节奏的把控到学生心理的引导,青年教师们不断修改调整课程结构,力求使课堂衔接有序,条理清晰。

        悟行相长,思行并进。每次磨课结束后,教师们又再次投入到课程设计的完善中,对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力求在保留课程精髓的同时,融入更多创新元素,使课程更加精致、更具吸引力。

图片7.png

图片8.png

二、精彩展示

1.语文组毛嘉亦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

        毛老师以贴近课堂的诗词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将学生的答题图片投在多媒体上,让学生们共同进行探讨交流,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让他们充分理解如何分析诗词,并掌握答题的正确方法。

图片9.png

2.语文组毕心怡老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毕老师授课激情洋溢,课堂节奏把控得当,她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难点突出,尤其是对本课历史典故的讲解让学生们兴趣倍增,充分调动起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不但收获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还学习到了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

图片10.png

3.数学组陆明雪老师《函数的基本性质——单调性》

        陆老师首先从二次函数的图像入手,先让学生观察图像从左到右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用文字语言表示出这种变化趋势,进而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抽象总结出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概念。然后,类比总结了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减的概念。陆老师通过让学生整体回答、点名回答、抢答、爬黑板解题等方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对函数的单调性,从图像到文字到符号,都有了全面的理解。

图片11.png

4.数学组聂振霞老师《函数的基本性质——最值》

        聂老师用清晰的语言、明确的指令让整个课堂教学有条不紊。在讲解求含参二次函数在某个闭区间上的最值时,需要进行分类讨论,为了能让学生们找到分类的标准,聂老师从函数的图像入手,在二次函数开口向上的前提下,抓住决定二次函数最值的对称轴,移动对称轴的位置,观察函数的图像,找到取得最值的点。一道小小的最值题,包含了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经过聂老师的展示,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这个有难度的知识点。

图片12.png

5.数学组赵家睿老师《函数的基本性质——奇偶性》

        函数的奇偶性是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点。赵老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着手,观察函数的对称性,抽象出偶函数的概念。在函数奇偶性的判断中有一个易错点,即容易忘记判断函数的定义域,赵老师带领学生,从同一个解析式入手,变换不同的定义域,让学生观察函数的奇偶性的变化情况,牢牢地记住:判断奇偶性,定义域先行。赵老师的语言简练有力,表达清晰,板书工整,重点突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图片13.png

三、点评反思

        青年教师们的过关课展示顺利通关,他们扎实的基本功、谦虚好学的教学态度以及反复打磨的教学韧劲得到了学科组的一致认可。各学科教研组长趁热打铁,组织老师们开展了集体评课,每位参与评课的教师都秉持着客观、专业的态度,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每位青年教师的课堂表现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与反馈,肯定了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亮点与优点,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点评的同时也是在反思自己,共同进步。青年教师们在听取了评课意见后,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对以后教学的改进方向和思路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四、真情感言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备课时,不仅要吃透教材,更要结合学情对教学环节及内容的设计加以调整,将教学效果放到最大。在课堂上,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的教学情境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内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让树成树,让花开花。”这几个月来的教学工作让我意识到教学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难且愉快的旅行,正所谓教学相长,这大概是与学生并肩而行,一起不断学习与超越自我的过程。

——语文教师:毛嘉亦

        在历经数轮的教案修订、试讲调整以及自我反思后,我得以站在讲台上,将我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成果呈现给在座的每一位学生及同仁。正是有了他们的陪伴与鼓励,我才得以在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中,不断逼近教学的真谛。这次过关课,我不仅收获了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感受到了来自指导老师与同事们的温暖与力量,感受到了德雅的凝聚力和对于青年教师的关怀。这份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不断前行,追求卓越。

——语文教师:毕心怡

        此次过关课,不仅检验了我们的教学能力,更是一次珍贵的学习与成长之旅。备课间,我深感教学设计的魅力与挑战并存。尝试融入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元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内容的层次与逻辑,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轻松掌握知识点。授课时,面对参与度不高、氛围沉闷等挑战,迅速调整策略,加强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此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旅程。作为教师,我们需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绽放光彩。

——英语教师:孙双双

        此次经历,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深刻体会到教学语言的精准与生动至关重要。结合生动实例与语境,助力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口语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此次过关课让我更加明白,教学需不断创新与改革。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新方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关注学生情感,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英语教师:刘新艳

        此次过关课让我深知教学准备的重要性,研读教材、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努力为呈现一节好课做准备。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与探索。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此次过关课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需耐心与爱心并存。作为教师,我们应以爱心关爱学生,以耐心引导他们成长。同时,我们需不断学习,适应变化,以满足学生需求。

——英语教师:刘静芳

五、未来可期

        此次过关课展示原定三周时间,但青年教师们都积极准备,两个周就展示完毕并顺利通关。青年教师们怀揣一颗热爱教育的心,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在教育的道路上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广。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此次活动不仅成功地助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在团队协作、教学研讨和相互观摩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更展示了团队协作对于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将不断探索教学的精髓,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相信每一位老师的专心、用心、匠心都会化作校园里的微光,照亮学子们前进的方向!



供稿|田承峰  耿云霞  孙双双  刘新艳   刘静芳

审核|邵飞

编辑 | 张涵池

核发 | 王贵臣